浏览数量: 59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7-29 来源: 本站
气管切开术常用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呼吸功能失常所致的呼吸困难。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肺部感染、套管堵塞、气道壁黏膜糜烂、溃疡等并发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套管固定
气管切开的窦道形成需要一周左右,如果在这期间发生套管脱落很可能会出现患者窒息,要确保套管固定牢靠,在为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不要牵拉套管。
气管切开的固定带以刚刚能伸入一个食指末节为宜,过松固定不牢靠,过紧会影响颈部的血液循环,还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吸痰护理
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外界细菌容易入侵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吸痰是气管切开后病人保持气道通畅最常用、最重要的操作。但吸痰是一项侵袭性操作,吸痰深度过深可造成病人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 低氧血症及颅内压增高等,过浅不能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临床指南(2010)》明确推荐采用浅部吸痰法,认为与深部吸痰相比,二者为患者带来的益处无明显差别,浅吸痰更少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然而其文献来源主要是关于儿童的研究,缺乏对中青年及老年人的相关研究证据。
而以Day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吸痰管插入太浅达不到有效吸引痰液的目的,而将吸痰管插入至有阻力,再上提1~2cm进行深部吸痰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特别是COPD等下呼吸道痰液较多,咳痰无力的患者,与浅吸痰相比,深吸痰可以吸出更多痰液。
不同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吸痰方式,可根据患者的身高、疾病、气道情况进行评估,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的吸痰方法,必须选用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吸痰管应质地光滑、管壁挺直、富有弹性,吸痰管直径不应超过气管插管(ETT),或气管切开(TT)套管的1/2,以保证吸痰时的有效通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91免费看视频护理有气管切开固定带和扣背杯可以更好的辅助患者恢复。